田單者、一齊諸田疏屬也。孫守真按。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+單字想複詞。有親屬、就有疏屬。湣王時、單為臨菑市掾、不見知。及燕使樂毅伐破齊、齊湣王出奔、已而保莒城。燕師長驅平齊、而田單走安平、二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三而傅鐵籠。四孫守真按。傅=縛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。傅=附、字形結構換聲符+字形結構換部首部件、字形結構兼音義·同音通假已而燕軍攻安平、城壞、齊人走、爭塗、以轊折車敗、五為燕所虜、唯田單宗人以鐵籠故得脫、東保卽墨。燕旣盡降齊城、唯獨莒、卽墨不下。燕軍聞齊王在莒、並兵攻之。淖齒六旣殺湣王於莒、因堅守、距燕軍、數年不下。燕引兵東圍卽墨、卽墨大夫出與戰、敗死。城中相與推田單、曰。「安平之戰、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、習兵。」立以為將軍、以卽墨距燕。
一索隱。單音丹。
二集解。徐廣曰。「今之東安平也、在靑州臨菑縣東十九里。古紀之酅邑、齊改為安平、秦滅齊、改為東安平縣、屬齊郡、以定州有安平、故加『東』字。」索隱。按。地理志東安平屬淄川國也。
三索隱。斷音都緩反。斷其軸、恐長相撥也。以鐵裹軸頭、堅而易進也。
四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傅音附。」索隱。傅音附。按。截其軸與轂齊、以鐵鍱附軸末、施轄於鐵中以制轂也。又方言曰「車轊、齊謂之籠」。郭璞云「車軸也」。
五集解。徐廣曰。「轊、車軸頭也。音衞。」
六集解。徐廣曰。「多作『悼齒』也。」
頃之、燕昭王卒、惠王立、與樂毅有隙。田單聞之、乃縱反閒於燕、宣言曰。「齊王已死、城之不拔者二耳。樂毅畏誅而不敢歸、以伐齊為名、實欲連兵南面而王齊。齊人未附、故且緩攻卽墨以待其事。齊人所懼、唯恐他將之來、卽墨殘矣。」燕王以為然、使騎劫代樂毅。
樂毅因歸趙、燕人士卒忿。而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、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。燕人怪之。田單因宣言曰。「神來下敎我。」乃令城中人曰。「當有神人為我師。」有一卒曰。「臣可以為師乎。」因反走。田單乃起、引還、東鄕坐、師事之。卒曰。「臣欺君、誠無能也。」田單曰。「子勿言也。」因師之。每出約束、必稱神師。乃宣言曰。「吾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、置之前行、一與我戰、卽墨敗矣。」燕人聞之、如其言。城中人見齊諸降者盡劓、皆怒、堅守、唯恐見得。單又縱反閒曰。「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、僇先人、可為寒心。」燕軍盡掘壟墓、燒死人。卽墨人從城上望見、皆涕泣、俱欲出戰、怒自十倍。
一正義。胡郎反。
田單知士卒之可用、乃身操版插、一孫守真按。插=鍤、字形結構換部首。「版插」疑即「畚鍤」、同音通假·字形結構兼音義·聲音變化的關係·聲調不重要。謂築防禦工事也。與士卒分功、妻妾編於行伍之閒、盡散飲食饗士。令甲卒皆伏、孫守真按。埋伏、單字想複詞。使老弱女子乘城、遣使約降於燕、燕軍皆呼萬歲。田單又收民金、得千溢、令卽墨富豪遺燕將、曰。「卽墨卽降、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、令安堵。」孫守真按。堵、又作「都」。燕將大喜、許之。燕軍由此益懈。
一索隱。操音七高反。插音初洽反。正義。古之軍行、常負版插也。
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、為絳繒衣、畫以五彩龍文、束兵刃於其角、而灌脂束葦於尾、孫守真按。先抓動詞。灌、束。看到「於、于、在」、要想到。倒序重組。於尾束葦灌脂。油脂、澆灌、同義複詞。燒其端。鑿城數十穴、孫守真按。洞穴、同義複詞。夜縱牛、壯士五千人隨其後。牛尾熱、怒而奔燕軍、燕軍夜大驚。牛尾炬火光明炫耀、燕軍視之皆龍文、所觸盡死傷。五千人因銜枚擊之、而城中鼓噪從之、老弱皆擊銅器為聲、聲動天地。燕軍大駭、敗走。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。燕軍擾亂奔走、齊人追亡逐北、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、兵日益多、乘勝、燕日敗亡、卒至河上、一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。乃迎襄王於莒、入臨菑而聽政。
一索隱。河上卽齊之北界、近河東、齊之舊地。
襄王封田單、號曰安平君。一
一索隱。以單初起安平、故以為號。
太史公曰。兵以正合、以奇勝。一善之者、二出奇無窮。三奇正還相生、四如環之無端。五夫始如處女、六適人開戶。七孫守真按。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+單字想複詞。門戶洞開。後如脫兔、適不及距。八其田單之謂邪。
一集解。魏武帝曰。「先出合戰為正、後出為奇也。正者當敵、奇兵擊不備。」索隱。按。奇謂權詐也。注引魏武、蓋亦軍令也。
二索隱。兵不厭詐、故云「善之」。
三索隱。謂權變多也。
四正義。猶當合也。言正兵當陣、張左右翼掩其不備、則奇正合敗敵也。
五索隱。言用兵之術、或用正法、或用奇計、使前敵不可測量、如尋環中不知端際也。
六索隱。言兵之始、如處女之軟弱也。
七集解。徐廣曰。「適音敵。」索隱。適音敵。若我如處女之弱、則敵人輕侮、開戶不為備也。正義。敵人謂燕軍也。言燕軍被田單反閒、易將及劓卒燒壟墓、而令齊卒甚怒、是敵人為單開門戶也。
八集解。魏武帝曰。「如女示弱、脫兔往疾也。」索隱。言克敵之後、卷甲而趨、如兔之得脫而走疾也。敵不及距者、若脫兔忽過、而敵忘其所距也。
初、淖齒之殺湣王也、莒人求湣王子法章、得之太史嬓之家一、為人灌園。孫守真按。單字想複詞。灌溉、澆灌、田園、同義複詞。灌園=灌溉田園。嬓女憐而善遇之。後法章私以情告女、女遂與通。及莒人共立法章為齊王、以莒距燕、而太史氏女遂為后、所謂「君王后」也。
一正義。嬓音皎。
燕之初入齊、聞畫邑人王蠋賢、一令軍中曰「環畫邑三十里無入」、以王蠋之故。已而使人謂蠋曰。「齊人多高子之義、吾以子為將、封子萬家。」蠋固謝。燕人曰。「子不聽、吾引三軍而屠畫邑。」王蠋曰。「忠臣不事二君、貞女不更二夫。齊王不聽吾諫、故退而耕於野。國旣破亡、吾不能存。今又劫之以兵為君將、是助桀為暴也。與其生而無義、固不如烹。」遂經其頸二於樹枝、自奮絕脰而死。三齊亡大夫聞之、曰。「王蠋、布衣也、義不北面於燕、況在位食祿者乎。」乃相聚如莒、求諸子、立為襄王。
一集解。劉熙曰。「齊西南近邑。畫音獲。」索隱。畫、一音獲、又音胡卦反。劉熙云。「齊西南近邑。」蠋音觸、又音歜。 正義。括地志云。「戟里城在臨淄西北三十里、春秋時棘邑、又云澅邑。」蠋所居卽此邑、因澅水為名也。
二索隱。按。經猶系也。
三索隱。何休云。「脰、頸、齊語也。音豆。」
索隱述贊。軍法以正、實尚奇兵。斷軸自免、反閒先行。羣鳥或衆、五牛揚旌。卒破騎劫、皆復齊城。襄王嗣位、乃封安平。